网站首页 赫哲故里 赫语学堂 词海拾贝 文化传承 民歌欣赏 非遗保护 会员中心 关于我们
所在位置: 赫乡风情
街津口赫哲族乡
2017-01-20 作者:建三江 来源:办公室 浏览:70

街津口赫哲族乡 隶属同江市管辖。位于市境西北部,黑龙江右岸,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乡政府驻地距市区40公里。

全乡总控面积4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26万亩,农作物品种主要是大豆。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3400人,其中1个赫哲族村,有赫哲族人口516人。这里山清水秀,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

地理环境

街津口赫哲族乡位于黑龙江中游南岸的街津山脚下,距同江市区45公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39公里,是全国人口最少民族之一赫哲族的主要聚集地。街津口乡辖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林资源和鱼类资源丰富。

经济概况

全乡总面积28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万亩,水域面积98万亩。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大豆。赫哲族渔业队以捕渔业、狩猎业为主。全乡共辖卫国、卫华、卫疆、卫东、卫垦、卫星、卫丰、街津口、渔业等9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3120人,其中赫哲族人口约占11%。乡政府驻地街津口村。

2007年全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970元,比上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800元,比上年增长18.7%。街津口乡1985年被黑龙江省确定为省级旅游区,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对街津口赫哲族乡的开发和扶持力度,为赫哲族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以来,赫哲族群众的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发展起旅游服务、养殖及手工艺品加工等产业。街津口乡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历史沿革

街津口这一名称,是因其地处街津山及莲花河与黑龙江人口处而得名。为赫哲族人居住的地方。街津为一最早居住在这里的赫哲老人盖津的音转。清末,添设民官,

街津口一名,据考证原为盖金口。传说有一位名为盖金的赫哲族老人在汇入黑龙江的莲花河口居住即此称之盖金口,后来演化成街津口。街津口的赫哲族在清朝以前实行哈拉莫昆的氏族组织制度。清康熙年间被编入八旗。民国年间归同江县衙管理1937年,日本人实行集村并屯后,街津口村成为一个集中区,原屯长改称部落长。

隶属临江府管辖。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是同江县所属二龙山(今属富锦)、向阳川(今属富锦)、三村等几个较大村落之一。东北沦陷后,隶属三村管辖。1945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3月,隶属同江区管辖。1947年组建联合会。19492月,划归富锦县管辖,同年6月改隶第十区。1953年成立了街津口村。19565月,并村划乡,隶属同江乡管辖。19589月,改隶同江人民公社。19594月,划归抚远县管辖。1963年设立街津口公社,建立了街津口赫哲族乡。19661月恢复同江县后,又划回同江县管辖。19843月,改为街津口赫哲族乡,是我国赫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上一篇:四排赫哲族乡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