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赫哲故里 赫语学堂 词海拾贝 文化传承 民歌欣赏 非遗保护 会员中心 关于我们
所在位置: 赫族名人
赫哲族老人--吴明新
2016-03-28 作者:莫日根 来源:莫日根 浏览:241

  

吴明新老人是我国伊玛堪项目的传承人之一,说起濒临灭绝的民族史能得到及时拯救,吴明新老人深感国家的发展与强大,要是没有国家的保护,或许赫哲族的文化历史就要被同化了。今天,成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伊玛堪得到了发掘、继承和光大,这是我们赫哲族的幸事,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幸事,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自豪的事情。

自小喜爱伊玛堪吴明新喜欢伊玛堪是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大人们打鱼或狩猎回来,若有收获,就会右邻右舍聚到一起,边吃狍子肉,边喝酒。为了助兴,乡亲们总是让父亲唱一段,旁边有人用口弦琴伴奏。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也很喜欢文艺,听父亲说唱伊玛堪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吴明新是1942年生人,而他的父亲则出生于1908年。在吴明新很小的时候,便经常听父亲演唱各式各样的民歌,父亲说起故事来活灵活现,是村里非常活跃的人物。在当时的同江县(现同江市)莫勒洪阔渔村,父亲吴连贵勤奋好学,深得享有盛名的伊玛堪说唱能手莫特额的喜爱,父亲被视为莫特额的传人。1943年春,日本侵略者在赫哲族居住地区强制进行集村并屯,父亲用讲故事、唱民歌和说唱伊玛堪来激发同族人生存的勇气。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的演唱和创作热情被激发出来,积极主动地在各种场合演唱伊玛堪和民歌,深受群众喜爱。19799月,父亲应邀去北京出席了全国少数民族民间诗人和歌手大会。会上,他演唱了许多伊玛堪唱段,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扬。痴迷伊玛堪没事时总哼唱那时由于痴迷伊玛堪艺术,父亲曾现场改词说唱:我真高兴,大儿子回来,不是看我,是为了学艺……’1980年,父亲去世前曾对我说,咱们赫哲人没有文字是一大困难,你们千万要 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给下一代……”赫哲族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同江市街津口吴明新的家乡,那里是赫哲族人的聚居区。在1958年,吴明新被佳木斯市体育局抽调到体育队,成为一名滑雪运动员。虽然离开家乡较早,但是年吴明新回家都要淘宝,向父亲吴连贵学习伊玛堪说唱艺术。父亲告诉吴明新,由于赫哲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所以她的历史、宗教、文化、科学、传统、知识、习惯等所有的精神、物质文化都是靠言传身教传承下来的,而伊玛堪便是她的知识体系,是她的精神意识的活书。或许是出于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吴明新学习起来特别卖力气。从父亲那里学完后,吴明新回家后反复地哼唱,老伴刚开始不懂,往往会上前摸摸他的脑门:你总哼哼,是不是感冒难受啊?确认吴明新没发烧后,老伴才会安心地做自己的事去。 举办学习班 传承赫哲历史文化那是2008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领导人给我颁发了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证书及奖章,这是对我们赫哲族文化历史保护的最大重视。要是没有国家的保护,或许赫哲族的文化历史就要被同化了。今天,成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伊玛堪得到了发掘、继承和光大,这是我们赫哲族的幸事,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幸事,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自豪的事情。吴明新擅长伊玛堪被发现并被有关部门重视是在2006年。那时,国家开始拯救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赫哲族的伊玛堪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被有关部门层层上报。早在1997年,吴明新就退休了,那时他开始制作赫哲族人生活用品及打鱼、狩猎工具,尝试着用实物唤起赫哲文化的记忆。哼唱伊玛堪更是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因而他自然而然地成了伊玛堪的传承人。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侄子吴宝臣也开始研究伊玛堪2007年,经过初步调查,赫哲族乌日贡大会、赫哲族鱼骨工艺、赫哲族原生态歌舞、赫哲族鱼皮服饰工艺等七个项目申报省级保护名录,其中赫哲族乌日贡大会、鱼皮镂刻粘贴画被批准,成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吴明新成为国家级非遗伊玛堪传承人后,他在佳木斯市郊区傲其镇赫哲族村成立了一个传承学习点,当时学校学生有82人,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8岁。这个村子原本没有一个人会赫哲语,吴明新就利用每周日下午一点至三点在村小学把这些学生们召集起来,一天教一句,经过长期坚持,最后这些学生有的已经学会100多句赫哲语了。200968,第八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召开,其他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前来祝贺,在大会上吴明新带领的一个由23人组成的舞蹈表演节目获得了大会一等奖,这个节目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一个。吴明新说,赫哲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保护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