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鄂族名人
鄂伦春民族的骄子--韩有峰
时间:2016-03-21 作者:乌娜吉 来源:编辑部 浏览:711


韩有峰,鄂伦春族,毕拉尔路人,卡日基尔姓氏,生于19454月,祖辈生活于嘉荫县乌云河流域。19539月在乌拉嘎鄂伦春族小学校和嘉荫县完全小学校上学,19599月入嘉荫县一中学习(初中),19629月升入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高中),1965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读书,曾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等职。19698月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逊克县新鄂公社参加工作。曾任公社中心校教导主任、校长职务。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调入新鄂公社机关,曾任公社副主任等职务。1981年末调入逊克县人大常委会,曾任法制秘书、办公室主任等职。198210月调入省民委,在省民委财经处工作。19839月到中央民族大学干训部进修学习,专修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198410月调入黑龙江省民族干部学院任教,曾任学院民族理论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师党总支部书记、院党委委员等职,1986年被评为讲师。1988年调入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曾任民族理论研究室主任(副处级)、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开始从事民族研究工作,侧重研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等。1993年被评为副研究员,1998年晋升为研究员职称,是全国鄂伦春族中第一个获研究员正高职职称者。现兼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研究会会长、黑龙江大学阿尔泰学满语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日本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外籍特聘研究员、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组特聘顾问及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成员等职。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努力写作,出版学术著作《鄂伦春族风俗志》(12万字)、《鄂伦春语汉语对照读本》(30万字)、《黑龙江鄂伦春族》(26万字)、《鄂伦春语》(教科书,上下册,50万字)、《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年》(20万字)、《黑龙江鄂伦春族文化》(20万字)、《中国鄂伦春语方言研究》(24万字,在日本出版)、《简明鄂伦春语读本》(35万字)《鄂伦春族40年》(合著,30万字)、《黑龙江少数民族简史》(合著,31万字)、《鄂伦春族历史、文化与发展研究》(合著,25万字)、《东北军鄂伦春族将领普列·忠和他的后代》(合著,25万字)、《鄂伦春之子普列·忠传》(合著,25万字)、《鄂伦春族-黑龙江黑河市新生村调查》(合著,30万字)等14部。编辑出版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研究会论文集《黑龙江鄂伦春族研究》5集(计150万字)。发表学术论文:《关于黑龙江省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问题的思考》、《关于贯彻执行<黑龙江民族条例>情况的调查报告》、《鄂伦春族民间文学挖掘中的重大发现》、《重大历史变革-论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下山定居》、《试论渔猎民族现代化的几个认识问题》等80余篇。承担撰写黑龙江民族志《鄂伦春族志》(10万字)、国家级课题《清史·东北民族史·鄂伦春族志》(18万字)。1999年和2004年两次由本人撰稿,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摄制完成纪实片《放下猎枪的鄂伦春族种粮大户-莫金生》和《鄂伦春族英烈李氏家族》两部,在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及港澳台等地播出,获得好评。2006年,为抢救和保护鄂伦春语,承担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课题,搜集了部分鄂伦春语常用词汇、会话及民歌等,并录制成光盘5200余张。2007年应邀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区志》中《鄂伦春语方言志》的撰写任务,计10万字。从2006年开始,承担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伦春族说唱艺术“摩苏昆”》和《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以及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的申报及抢救和保护工作。经多年的学术研究,在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国内民族理论界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鄂伦春族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在许多研究领域内有了突破,填补了多项空白。其中有的著作和论文为国家和省的重点研究课题,有的调查报告和论文为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等有关部门的采纳和重视,并有多部著作和论文在国家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及其他部门的评奖中获奖。近几十年来,曾经和正在担任着国家及省重点研究课题的学科牵头人,并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广泛地学术交流。多次出席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还曾多次被邀请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有多篇论文刊登或转载于国家级及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在国内外人类学及民族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因而也多次被评为各级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和奖励。由于政绩和业绩突出,作为名人其事迹陆续被收入《中国专家大词典》、《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精英大全》、《中国人才词典》、《中国当代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多部辞书中。

上一篇:无 下一篇:省政府大院里的一位鄂伦春人